助力保安行业转型升级,共绘“平安湖南”新图景
2025-10-16
为积极应对行业深刻变革,提升保安企业合规经营与综合竞争力,10月15日,全省保安行业科技赋能与服务创新暨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长沙举办,省保安协会会长谭和平作开班动员,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吴敏出席并讲话。全省各市州保安协会、企业代表270余人参加,共话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动员指出,当前保安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迭代加速带来替代压力、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空间压缩、服务模式单一与同质化竞争普遍等问题日益凸显,市场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
动员强调,面对行业挑战,要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聚焦培训重点,提升三大核心能力:一要筑牢依法合规底线,多管齐下化解社保等用工风险;二要提升科技赋能水平,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效能提升;三要增强服务创新本领,从“人力服务商”升级为“安全管理综合服务商”。同时坚持学用结合,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变革的具体行动,以实干精神共同为湖南省保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本次培训紧扣行业发展实际,设置“政策解读与劳动用工问题应对”“科技赋能助力转型升级”“服务创新开辟多种经营”三大专题,融合政策宣贯、技术分享与模式创新,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政策引领,筑牢合规底线
国家“双千计划”学者,省政协委员,资深法律专家刘岳教授,围绕《解释(二)》核心条款进行权威解读,结合保安行业典型用工风险案例,剖析“放弃社保承诺”的法律效力与后续风险;全面解析保安员跨企业用工、社保补缴与补贴退还等高频问题;提出“灵活用工+严格管理”双轨并行的合规路径,涵盖平台用工、劳务派遣、非全日制、退休返聘等多种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多层次、低风险的用工体系。
科技赋能,驱动效率变革
宁波安邦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超从当前保安行业在人力资源、经营成本及市场竞争上的多重困局入手,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向科技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一方面,应用“保安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甬巡通”等数字化平台,有效破解了企业在招聘、培训、考勤、调度等环节的管理难题,提升了运营效率并压降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积极引入AI、物联网、无人机等前沿技术,构建起“事前预警、事中响应”的主动防控体系,驱动安防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的战略转变,最终为客户创造更高效、更智能的安全价值。
协会首席专家、湖南中海保安公司法人陈彬,深入阐述了以标准建设为引领、数智赋能为核心的保安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她围绕构建418项标准的精细化体系,为“人防、技防、物防”深度融合奠定管理基础,实现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与可视化。在科技赋能层面,重点展示通过“莲城卫士”APP、OA及安防平台打通从排班、考勤到薪酬核算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深入介绍无人机与“空-地-人”立体防控系统的融合实践和警保联动创新机制,以系统性的数智化建设,推动企业从传统人力服务商向现代化安全管理综合服务商转型,实现全方位降本增效。
服务创新,拓展价值边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保安研究中心主任裴岩,系统讲解了行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从“人力服务商”向“安全管理综合服务商”战略升级:一方面,要延伸服务链条,从被动式“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增值”的全流程服务,积极拓展安全咨询、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和安全培训等增值服务;另一方面,要深耕细分市场,针对城市微应急、海外安保、校园医院、社区养老等特定场景,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专属服务和跨界融合模式,构建起企业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湖南安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左海,全面分析了集团从传统“人力服务商”向“安全管理综合服务商”的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构建武装守押、人力防范、技术安防、人才服务“四位一体”业务生态,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与警保联动,打造“安保+”的双轮驱动模式;依托智慧安防平台与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空-地-人”立体防控,并通过延伸服务链条至风险评估、档案管理、数据保护等增值领域,深耕校园、社区等细分场景,以标准化建设和产教融合夯实发展根基,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价值服务型的战略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学以致用促转型,凝心聚力再出发
本次培训内容紧贴实际、方法灵活、案例鲜活,得到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学习、再消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企业合规经营、科技赋能与服务创新的具体行动,共同提升湖南保安行业的整体素质与服务能力。
立足新阶段,省保安协会将继续聚焦会员需求,常态化开展针对性更强、契合度更高的培训与赋能活动,推动行业朝着专业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稳步迈进,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贡献力量。
























